新聞資訊
夏至:夏日蛙蟬鳴 江南梅雨至
2019-06-21 10:20

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,此時太陽運行至黃經90°為交節點,一般在公歷6月21-22日。夏至這天,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,幾乎直射北回歸線,所以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。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,夏至日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。

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,太陽角度最高,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。因為地表附近的熱量,還在繼續積蓄,并沒有達到最高。俗話說“熱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熱天氣,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立秋前后,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。從“夏至”日開始算起的第3個“庚日”即為入伏。

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“梅雨”季節,此時正是江南地區梅子的黃熟期,降水量較大,故稱“梅雨”。這段時間空氣非常潮濕,冷暖空氣團交匯,形成低壓槽,導致陰雨連綿的天氣。潮熱氣候使器物發霉,蚊蟲滋生,易導致胃腸道疾病。注意飲食衛生,免食不潔生冷,可有效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。

中國幅員遼闊,南北差異明顯,各地的習俗也多種多樣。
從飲食角度講,“冬至餃子夏至面”,中國人習慣在夏至這天吃面。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,每年夏至節氣食用生菜、涼面,代表為打鹵面、炸醬面。氣候炎熱,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,又不至于因過于寒涼而損害健康。而在江南,除了陽春面、干湯面、肉絲面、三鮮面、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外,食俗一般有麥粽、角黍、餛飩等。浙江紹興地區,人們夏至餐飲特加一盤蒲絲餅。無錫人則是在夏至這天,早晨吃麥粥,中午吃餛飩,取混沌和合之意。有諺語說:“夏至餛飩冬至團,四季安康人團圓?!?/div>

中國人還有在夏至祭神祀祖的習俗。夏至時值農作物收獲時節,自古有在此時慶祝豐收、祭祀祖先的習俗,以祈求消災免禍,五谷豐登。因此,夏至日被納入古代祭神禮典。夏至前后,舉辦隆重的“過夏麥”,就是古代“夏祭”活動的遺存。夏至日,農家搟面為薄餅,烤熟,夾以青菜、豆莢、豆腐、及臘肉等,祭祖后食用,俗稱“夏至餅”。
西安自力中藥集團有限公司
2019年6月21日
上一個
小暑:小暑行將至,雨打荷葉香
下一篇
父親節:父愛如山海 山海不可平
上一個 :
小暑:小暑行將至,雨打荷葉香
下一個 :
父親節:父愛如山海 山海不可平
企業地址
西安市高新區新型工業園西部大道72號

關注我們
CopyRight 2019 ,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安自力中藥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陜ICP備19020998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西安